台灣近幾年來推動公園主題化,將原只是種植花草的地區公園,打造成原生植物、香花、天文、戲曲等多元 內涵的主題公園,這些主題公園不僅有免費主題樂園 的功能,對於地方社區的經 濟及文化也有很大的幫助 。以往,台灣不少地區公園,因缺乏特色鮮少有遊客進 入,因此造成遊民群聚遇地就睡垃圾遍地的現象,不 僅有礙市容,更成為治安死角。近年因為主題公園的 設立,帶入了公園美學的概念,不僅加強美化綠化,在 街道傢具、燈光照明與植栽空間的規劃有截然不同的 展現。這個進步,使得隱敞治安死角一一消失,遊民自動離去,可以保障當地居民休閒遊憩的安全和舒適。此外, 學校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教學與參訪市民增多,讓公園也成為城市生活的另類場域。
原住民主題公園,並不是天天喝酒唱歌吵雜的聚會所,而是發揮主題公園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的功能,讓充滿原味藝術的公園兼具文化、教育、休憩、觀光的功能,俾供民眾認識和接觸其他族群的機會,達到族群交流學習的目的 。
將以目前的原住民服務中心和旁邊的停車場為主要規劃主軸,而在旁的 (文小三)親水公園在不影響附近居民使用的前提下將加強文化藝術及綠化景觀改善,以打造兼具文化、教育、休憩、觀光等功能的市民空間。
現有原住民服務中心將進行外表的美化,內部空間的功能則予加強,未來規劃原住民手工藝品展售、並設置陶藝教室、木雕教室、手工藝教室、雕塑展示、編織展示、藝術彩繪等具文化教育功能之空間。戶外部分則加強投射照明、景觀照明和喬木照明,如同文化中心市民大道一般,讓夜間多一分美感,多一分安全。
停車埸除維持原功能外,將增加廣場平台、表演觀賞區、藝術彩繪步道、林間浪漫噴霧、石版藝術鋪面、彩繪鋪面、環園景觀步道等等、加強綠化 美化景觀、投射照明、入口意象等多功能空間使用,如同國外旅遊所見的文化藝術大道一般,供市民體驗多元文化的機會。在原河岸綠地公園部分,則加強原住民特色的綠化景觀視覺意象,建立導覽解說看板,加強其教育功能,再加上具有藝術風格的雕塑作品,將原本單調的公園提升為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優質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