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下一頁

Page 23 - 原民風季刊-第9期-電子書
P. 23
原民風季刊電子書

▼ 夢想起飛 ─ Murucuka         21





                                                                                                  2   3
                                                                                                          4
                                                                                              1



                                                                        圖1. 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專班入口展示著學生們
                                                                            的作品。
                                                                        圖2. 原住民族學院內的長廊運用原生藝術強項營造
                                                                            藝廊風格。
                                                                        圖3. 台邦 ‧ 撒沙勒院長創立 Pulima 原創工坊,啟
                                                                            發學生運用原住民古老技藝創造更多藝術品。
                                                                            (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提供)
                                                                        圖4. 院內聘請具原住民身分的講師,帶入當代原民
                                                                            議題,引導原生對自我身份的認同。





             17 隻羊、一支球棒的轉折
               台邦常跟學生說,「我的條件沒有比大家

             好」,12 歲小學畢業以前住在石板屋裡,現在是
             台灣唯一原住民二級古蹟的屏東縣霧台鄉舊好茶
             部落,「當時從部落走下山要一天,沒有電力系

             統,沒有電視,完全是 100 多年前祖先過的原始
             生活,不知道讀書是怎麼一回事」台邦說。由於
             原鄉經濟條件缺乏,國小畢業後,同班的 17 個同
             學沒人打算升學,大家都從事遠洋漁船漁工,或
             者到林班、工廠工作。                                         的大學錄取率,資訊、網路發達,要完成學術只

               「我是比較幸運,父母親把從小和我一起長                              要認真並不難」,台邦常鼓勵學生。
             大的 17 隻羊賣掉,供我唸屏東私立美和中學,但
             事實上是要去打棒球,不是讀書」,雖台邦自嘲,                             為原生開一條學習的路

             卻看得出他對父母的感謝。那個年代,小朋友打                                「因為地緣,南部很有利基發展原住民研
             棒球的原因,多是希望能代表國家出國比賽、當                              究,不管學校、課程、產學、科技部計畫」,
             國手解決家境,他也不例外。雖在山上長大的台                              台邦認為,從事研究的原住民向來少,特別是南
             邦體能不錯,但打沒 2 個月就被淘汰,因為同隊                            部,讓更多原生走入學術殿堂是初衷,也從未改
             的阿美族高他二個頭,球技比他更厲害。隨著體                              變。過去十年,他直接、間接指導的學生達 50

             育路中斷,台邦開始思考該怎麼辦。                                   位。大一就從「當代原住民議題」培養學生原民
               還好當時美和中學有很多客家子弟就讀,台                              意識,鼓勵參與社會運動的他說,「我們是走這
             邦看著他們勤奮唸書,也開始拿書來讀,「這才                              路長大的,就算激烈也不排斥,因為一個有深厚

             開啟我棄武從文的人生」,他雲淡風輕笑著。從                              原民意識的小孩比較成熟,遇問題能面對克服,
             後段班一路往前追趕,從屏中到台大,台邦認為                              也能提升自我能力,對穩定性和人格成長都有幫
             不可諱言是拜原住民加分制度所賜。雖然如此,                              助」,引導學生探討過西拉雅族正名、反亞泥、
             在大學錄取率 10% 的年代,真正有機會念高中、                           美麗灣等議題,台邦 ‧ 撒沙勒院長,堅持繼續
             大學的原住民相當少數。「相較於現在幾乎 100%                           陪伴原住民孩子走下去。






                                                              April . 2018 THE INDIGENOUS STREAM  ◆ 高雄原民風季刊 第九期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頁

 

 

 

 

 

下一頁